是日。
    朱由校移驾承乾宫。
    没办法。
    良妃解风情,有韵味,让他迷恋让他醉。
    卿卿我我,如胶似漆时,方正化进宫正色汇报:“皇爷,田尔耕求见。”
    “宣。”
    少顷,田尔耕进宫,躬身作揖行礼:“皇爷,吴孟明派锦衣卫从陕西传回书信。”
    嗯?这么快吗?当初派遣吴孟明领锦衣卫押送钱粮赴陕,要求吴孟明每日派锦衣卫快马送回一封书信,便于朝廷及时掌握陕西灾情,民变。
    十余日过去,锦衣卫总算送回书信。
    信匣内,储存三封书信,分别来自吴孟明,吴牲,刘鸿训。
    朱由校拆开吴孟明的书信阅览,书信内容驳杂,平叙陕西诸事。
    涉及粮价,提到灾情,详细记录起义。
    朱由校通读完毕,从信件内容知晓陕西灾情吏治复杂。
    所幸京卫,赈济钱粮赴陕,吴牲,李长庚,陈扬美,来斯行迅速排兵布阵。
    刘鸿训,徐大化,温体仁,练国事,张三谟接管官场,坐镇一府,整肃官场,命令官吏积极放粮赈灾。
    目前,陕西灾情告急,尤以渭北到延绥镇最为紧张,所幸民变规模不大。
    但凡赴陕官吏同陕西官吏诚心做事,认真灾情,灾情尚有回旋余地,民变可控可控。
    然而,陕西事务外,信件内有件事儿格外引起朱由校注意。
    即陕西巡抚李长庚行军途中大发牢骚,抱怨京畿驻军战力弱,素质差,领兵尚未出北直隶地界,几百兵勇急行军途中晕厥或受伤。
    入陕时,这个数字超过四千人。
    吴孟明提到寥寥数句,朱由校却史无前例的重视。
    这支赴陕平叛的京卫,非四卫军,京营内寻常兵勇,是朝廷花费心思,在京畿各处驻军内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理当骁勇,彪悍。
    孰料,未抵达战场,即不堪重负。
    两万精兵,未战折损两成,这比未战先怯更糟糕。
    朱由校面色阴沉的可怕,京畿驻兵,不堪大任。
    换。
    必须换。
    朱由校强忍怒气,拆开吴牲的书信阅览,书信内容简单明了,即吴牲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对外宣布率军驻扎朝邑县,实际上悄悄率军入驻蒲城县。
    王二领兵攻打蒲城,狠狠撞到这块铁板上。
    书信内上报,京卫联合县兵重创起义军,斩敌七百三十二人。
    哈哈。
    王二指挥的挺好。
    幸好他熟知王二行军路线,安排吴牲瞒天过海,提前率领精兵潜入蒲城县。
    所以,下次不要指挥了。
    起义军在蒲城吃瘪,李长庚,陈扬美率军穷追猛打,把起义军困在蒲城县和白水县之间的山沟沟内。
    剿灭叛军,指日可待。
    还不错。
    朱由校恼火的心情稍稍好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