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精神头还算不错,是少数大踏步从盐场走出来的人之一。
    在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妻女之后,那男人大笑出声一把将生命中最宝贵的爱人揽在怀里,如果不是实在没力气,估计还要把她们两个举起来炫耀几圈儿。
    远远的,小姑娘在父母的怀抱里也看见不远处站着的几位熟悉的哥哥姐姐,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
    看到她那毫无阴霾的笑脸,九阙几人也缓缓松了口气。
    世上之事千千万,他们不可能做的尽善尽美,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这些事中汲取经验,每一次都做的比上一次更好。
    不仅盐场里被关着的百姓放了出来,而且在滨阳王的主持之下,盐价迅降低,不仅普通百姓都能买得起盐,周围郡县,但凡来卖盐的,价格都恢复了以往。
    只是短短几日功夫,整个盐城焕然一新,那种小心翼翼,不敢行差大错的氛围已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勃勃生机。
    像这种占据天时地利位置的地方,又有一项可以带来大收益的资源,只要管事儿的官员不太崩溃,百姓总能过得去。
    滨阳王也出感慨。
    “之前那个取代我的人明明让他们吃了这么多苦。
    可我只是恢复了他们本该享有的待遇,大家就不再恨我,可见百姓是多么单纯的人。
    我也是从苦日子过来的,小时候草根树皮都吃过。
    他们为什么就是不明白,百姓但凡有一日能过得下去也不会萌生反意,他们很容易得到满足。
    可若是贪得无厌,一味逼迫,泥人尚有三分火气,更何况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真该感到庆幸,事情没有到最不可挽回那一步。
    否则悔之晚矣。”
    像滨阳王这种如今身处高位之人竟也能大大方方说出官逼民反之类的话,当真是不容易。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他这样的人存在,百姓们才会生活的越来越好吧。
    至于他所说的那个‘他们’,里边儿定然有赵篝的存在,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少说也共同相处了十几年。
    虽说已经定了他的死罪,可人的内心何其复杂,总会有些遗憾。
    九阙憋了许久才缓缓说出安慰之语。
    “王爷不必感到伤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缘法,哪怕你看着他长大,人心隔肚皮,也不一定能猜出对方心里在想什么,这并不是你的错。”
    滨阳王沉默片刻,洒然一笑。
    “多谢。”
    虽然他教导出来的孩子不成器,可大景如今已经有新一代的少年成长起来。
    而且他们个个出色,是这个刚成立不久的皇朝的幸事,有这些人在,他也不必过于担心了。
    尤其是这个孩子,以往听说她的名声不太好,说什么娇气,吃不得苦,还不孝顺父亲,如今看来,这些都是妄谈。
    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