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
    看着激动地脖子都有些泛红的赵政国,徐云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股感慨。
    在如今的这个网络时代。
    提及‘院士’二字。
    很多人往往都会想到‘水货’、‘利益输送’这些词儿。
    实话实说。
    院士作为华夏最高级别的职称,注定是不可能与政、商无关的。
    就像好莱坞电影里头必然会有一个黑人角色一样,属于避不开的一个环节。
    但这并不代表院士这个职称很水,更不应该以这些个例去作为攻击华夏科学研究行业的武器。
    比如很多人诟病的‘白酒院士’。
    实际上她只是贵州省提出的增选人而已,并没有位列最终的增选名单。
    还有很多人提及过的颜宁。
    她的情况更复杂,无法评选院士的很大原因在于她的老师是施某人——这就是纯粹的圈内山头问题了,当年老牛不也掀翻了胡克的桌子吗?
    类似的还有柯西,他直接把阿贝尔和伽罗瓦都坑的英年早逝了
    这种情况在任何地方都存在,有些国家甚至比国内更甚。
    比如柯尔莫果洛夫、弗拉基米尔阿诺德,甚至隔壁的深谷贤治也是受害者。
    又比如说很多人喜欢拿李宁院士贪污说事,说谁谁谁论文造假等等。
    但问题是国外也不少啊
    比如前哈佛医学院教授、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皮耶罗安韦萨,他就曾经因为学术造假被撤稿了31篇
    还有出生自免疫学名门的ichel和andrenseneig哥俩。
    他们的亲爹在1980年的论文为疟疾分子生物学和疫苗学的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亲妈一生共发表了230多篇科学论文,国际上获奖无数。
    这哥俩一个是洛克菲勒大学免疫学教授,老鹰aaa及nas的双料院士。
    另一个是老鹰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癌症研究员,靠着父母留下来的光环投了几十篇的s主刊。
    结果呢?
    这哥俩后来被爆出来论文造假,其中有的成果干脆是找人p图p上去的,比国内的离谱多了。
    又又比如18年的诺奖,甚至就是颁给了两个首先发现的工程师,一堆普林斯顿的物理学家巴巴等着人家就是不给。
    最后那俩工程师甚至都没进入学术界,这你能说啥
    又又叒比如当年盛传的全球撤稿1564篇sci论文,国内536篇占据第一,很多人便说“你国造假严重”
    。
    但事实又是什么呢?
    事实是这536篇里头,有174篇是翻译存在和图片不符的撤刊,很多校对后再次发布了。
    另外还有41篇是国防七子的论文——具体的可以搜搜海对面制裁哈工大,此次就不多赘述了,总之和造假没半毛钱关系。
    扣除掉这些之后,国内撤刊的数量是300出头。
    老鹰撤刊的数量则是255,而国内发表的期刊数量是老鹰的34倍,真正造假的重灾区在哪里不言而喻。
    可惜由于舆论端乏力的缘故,真相几乎没有多少人知晓,或者说没人真正想知道你到底吃了几碗粉。
    不可否认。
    目前国内的科研评价体系确实问题很多,很多院士也不是都是高风亮节学术等身,比如徐云自己就知道一些贪腐甚至搞色x交易的人。
    但是用个例去抨击科研评价体系,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这种做法对于很多一心投身科研的院士也是不公平的。
    实际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