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院的弟子成为威卫的先生,让鸿胪寺的事成为国民事,只这一个做法,叶无坷的名字就再次成为长安城里的一声惊雷。
    数百弟子连自己的课业都不去管了,围成个半圈在那尽心尽力的解答威卫战兵们的疑题。
    原本不太爱说话性格偏内向的弟子今天都显得有些亢奋,每个人都透着一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师者风范。
    如果这值得?你可想过,封锁疏勒这弹丸之地所需消耗的钱粮物资是多少,需要调动的兵力又是多少?”
    听他这样质问,叶无坷想着这位老先生思考问题更为谨慎,该是书院里的保守派了。
    他才想到这,坐在他身边的那名书院弟子就压低声音说道:“林老是书院出名的保守派,所思所想都比别人更多些,从善细微处看问题,明察秋毫又不失大体,林老的学说,很多人都很信服。”
    叶无坷道:“林老说的也在理,封锁疏勒小国不只是封锁那么简单,还需提防黑武人插手,哪怕明知道黑武人不会插手,也不得不调派大批战兵戒备,再加上其他方面的钱粮消耗,确实有些得不偿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时赵先生大声说道:“林老,您的话也有些偏颇了,有些事不该是以得失来论,疏勒这样的小国安于做黑武人的鹰犬,距离大宁百里之遥,就是黑武人的眼睛也是黑武人的獠牙。”
    “按照我说的,封锁半年,最多一年,疏勒人就会撑不住,若不向大宁称臣林老你可以摘了我这颗脑袋!”
    林老冷笑:“肤浅,幼稚,满嘴的激情澎湃,实则都是无稽之谈。”
    他走到赵先生对面问道:“按你说的,以一年为期封锁疏勒,最少要调动十万战兵,一边封锁疏勒一边钳制疏勒盟国还要一边戒备着黑武人南下,十万大军调往北疆,一年的钱粮需要多少?你说还要从贸易上封锁,每年军屏道和北山道从漠北草原诸国获利颇多,全完封锁,会让两道百姓损失多少?”
    他质问:“这些你都算过吗?”
    赵先生道:“那依着林老的意思,就该由着疏勒人继续去做黑武人的走狗?”
    林老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赵先生哼了一声:“那林老是什么意思?”
    林老道:“我的意思是还是该用最保守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无需调动十万战兵,也无需一年时间,只需三万战兵,遣一良将,一月之内就能将疏勒夷为平地。”
    叶无坷闻言一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