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慢的走出了队列,试了一下还是晕,于是干脆就不练了,在场地边儿上蹲了下来看其他人练。
    蔡总疑惑的看着我,但也不方便说话。
    等收完功,他走到我身边问,“你怎么提前结束了?”
    我描述了一下我的状况,蔡总问,“现在能站起来吗?”
    我慢慢站起来试了一下,咦,好了?蔡总带着我走到吴师父身边,师父不等我们开口,他就笑着问我,“最近跟人怄气啦?”
    “嗯?”
    我没反应过来。
    吴师父解释道,“来的新学员,我一般会安排在队列中间,那里气感最强,容易辅助你打通全身的经络气脉。
    但如果怄气了的话,在气感比较强的地方,气血运行突然加快,会头晕恶心,可以到外围,气感弱的地方慢慢适应。”
    “哦……原来是这样。”
    师父这么一解释,我就了然了。
    刚刚一说怄气,我也没想起来。
    现在想,应该是刚来新加坡时,诸事不顺,可能在不经意间堵了一口气。
    但我心大,过去的事,转头就忘记了。
    事儿忘记了,但气还滞在体内,滞久了,习惯了,突然通开反而不适应了。
    难怪《黄帝内经》讲“百病生于气”
    。
    人活一口气呀,气不顺则百病生。
    难怪道家、佛家都注重打坐观呼吸。
    因为不经意间的情绪起伏,就会导致炁滞不畅,而自己还毫无察觉。
    难怪佛在《四十二章经》里说,财色之于人,如刀口舔蜜。
    财色名利牵动着人的情绪起伏,干扰气血的运行,可能埋下的伤害,是致命的。
    人生大部分的疾病,都是情绪所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