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停稳后,玉如义从皮卡后箱里把两袋黄精搬下来。
    玉如义边搬黄精边道谢,待玉如义的东西卸下来后那希莲说一声“走了”
    ,就开车一溜烟去九道湾镇神鱼亲戚家去了。
    玉如义把两袋黄精挑到收购药材的药材贩子摊位前放下。
    都中午了,这时候集市里除了摊位贩外很少有来买东西的人。
    摊位贩子立马走过来,挺着啤酒肚的摊位老板眯着眼开口问道:这么多,是什么好东西啊。
    “黄精”
    玉如义边收扁担和绑在袋子上的绳子边说。
    药材贩子是本镇的,是夫妻摊位。
    周围几个镇方圆二千平方公里中有他们一家收购药材的,差不多每周各种药材加在一起有两吨多。
    他们夫妻是镇南关西镇张家村人。
    男的叫张科,夏天平时总穿着一件印着劳保产品的广告蓝色t恤,经常是这一个洞那一个洞的,不知是烟烧出来的,还是被他那杆收药材的称勾给勾出来的。
    他个儿虽不是很高,一米六五左右,可能是比较胖的魇因吧,看起来长得五大三粗似的,壮壮的,圆圆的脸说话时眼睛总是眯着的,似笑非笑,不知道他这个时候是否看得见东西。
    女的叫曾慧儿。
    也是镇南关西村的,是村子一个叫曾家组的地方的,直眉高鼻,颧骨有点高,下巴有点尖,总扎着一把粗长的独辫子拖在背后,衣且是很鲜艳的,从来没有见过她穿浅色衣服。
    夏天一袭的裙子,蓝花的,黑点的,紫花的,几乎不重样的穿。
    冬天前几年都是花棉袄,最近这几年随着羽绒服的流行,她就是几天换一套羽绒外套,而且颜色不一样。
    个头跟张科差不多,长得丰满,大约120斤左右。
    一年四季都是高跟鞋,从没见她穿过平底鞋,不知道这么一天到晚的做生意忙前忙后的穿着高跟鞋脚怎么受得了。
    她性格开朗,巨能说,声音清脆响亮,做起生意来如果是不认识的人,她能把价杀得卖主心里滴血怀疑人生!
    张科收药材时她在旁边负责做出纳,从不多言一句,不管买卖是赚还是亏,好像跟她没关系一样。
    然后一笔笔的账记在本子上,笔迹工整有力,纸张反面都能出现写字的笔迹印子,她做的一丝不苟,这些年经手的账和物分毫不差。
    曾经有人眼红他们家的生意,也在别的镇试着收购药材,但最后不知道什么原因没做多久,不知道是因为本钱太大还是被打压,还是生意做亏了,反正那些曾经做过药材收购生意的人都是远走外地打工去了。
    具体什么原因生意不做了,没有人愿意说,都只说太累了不想做了,给曾卖药材给他们的人一脸问号,不明所以。
    张科问“老弟,吃饭了没,没吃饭在这时吃饭再回去,我们刚正好在吃午饭呢”
    “谢谢老哥,我刚吃了饭才来的,待会儿还要去买点苞谷回去做饲料"
    玉如义边解绳边说。
    待玉如义解开绳索,张科伸手在袋子里扒拉了一下,看了看,再抓一把在手里,说“这个是种的,三年的,不会是刚从你家地里挖的吧”
    。
    玉如义道“嗯,早上刚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