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百姓在看到,明明都知道是什么后果,当权者却不做任何改变,他们会无动于衷。
    毕竟,那后面的靖康之战实在是太过惨烈耻辱。
    仅仅只是听着天幕里的三言两语都是如此模样,更何况在当时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如今无人得知。
    但是不用想也知道,只会比记录在史册上的更惨烈,更耻辱。
    只是,他知道是一回事儿,如今这个模样想要改变,却有些无从下手。
    赵匡胤觉得自己还得再想想,到底有什么样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你们回去吧,再好好的想想,朕也要好好的想一想……”
    三个皇子看着自家父皇这副迟疑的模样,面面相觑,最后恭敬的退了出去。
    殿里面只剩下赵匡胤自己一个人。
    他目光沉沉的看向上方的那张龙椅,眉头紧皱,在思考着怎么样改革这个大问题。
    重文轻武这个现象,其实如今在朝堂是没有那么严重的。
    毕竟他自己也是武将出身,他的心里可没有任何重文轻武的思想,可能也是因为他自己也是武将出身,所以在他的心中其实是更偏向武将的。
    当初之所以收回武将的兵权,也只是因为有了自己这个先例,所以也怕别人效仿。
    可他没有想到,就因为这一个举动,导致后来慢慢的变成了重文去了。
    连这偌大的朝堂都成了那群儒生们的一言堂,后面的皇帝却还不知道改革,当真是堕落了自己这个祖宗的姓。
    可是改的话,到底要怎么改?要怎样才能既让朝堂上文武参半,也不让那群武将掌控过大的权力呢?真是难办呀!
    赵匡胤想去想来,还暂时想不到一个好的办法,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一步一步上去,抚摸着手下的这把龙椅。
    这权利没有得到的时候,妄想着。
    得到了,却又觉得像一个重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头上,轻不得,重不得。
    轻了撑不起,重了却又怕它跌下砸到自己。
    “权利啊,当真是一把双刃剑!”
    用不好,不只会伤到别人,连自己也会受伤…………大清。
    多尔衮和多泽看着眼前这一群汉人,都觉得有些棘手。
    原本在他们在没有看天幕之前,以他们的想法自然是屠杀殆尽的,毕竟他们又不是自己的臣民,何必不忍心。
    可如今看了天幕倒是有些左右为难。
    都杀了吧,又会在历史上留下骂名,到后世之后又会说他们爱新觉罗家的不是。
    可不杀吧,这群害人又太过顽固。
    守着他们那个腐败的朱氏王庭,连投降都不愿意做,硬是说什么“宁愿战死,也不跪亡。”
    多尔衮也不明白他们到底在执着什么?就算归顺了他们,以后这个国家还不是会回归汉人的手中,真是一点都不懂得变通。
    他们大清最后以那样屈辱的方式亡了他都没有说什么……多尔衮看着眼前的老弱病残,一副明明怕的要死,却梗着脖子的样子摇了摇头。
    “你们的祖先不是有一句话说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吗?”
    “你说你们这群人何必如此执着呢?你们的大明如今内忧外患,都成了这个样子了,就算不是我们也会有别的人来,你们愿意归顺的话,留着一条命,难道不好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