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内,年仅四岁的张昊正被母亲王月敏逼迫着读书习字。
    小家伙满脸写着不情愿,嘟着小嘴,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不时地偷瞄着母亲手中的戒尺,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然而,他却不敢有丝毫的反抗,因为他深知母亲一旦起怒来,自己那可怜的小屁股可就要遭殃啦!
    这时,张无忌下朝回到后宫,还未踏入坤宁宫的大门,便听到了张昊那稚嫩的声音正在背诵《三字经》。
    朗朗上口的读书声,让张无忌不禁微微一笑。
    他快步走进屋内,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书桌前的张昊,小家伙正摇头晃脑地背着书,而站在一旁的王月敏则手持戒尺,一脸严肃地监督着。
    张无忌见状,连忙走上前去,笑着对王月敏说道:“敏敏,昊儿还小呢,正是贪玩的年纪,你何必急于逼他读书呢?”
    王月敏听了张无忌的话,轻轻地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昊儿可是太子啊,他是大明帝国的继承人。
    如果他将来是个废物,那我们又怎么能放心地将大明交给他呢?”
    张无忌对于王月敏的担忧倒是显得颇为豁达,他哈哈一笑,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嘛,如果昊儿将来真的没有能力守护大明江山,那咱们也不必强求,大不了就让别人去当这个皇帝好了。
    毕竟这天下也不是咱们一家的,而是大家的嘛。”
    王月敏听了张无忌的话,狠狠地白了他一眼,嗔怪道:“无忌,你可真是想得开啊!
    你历经大小战役无数,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了大明王朝,我可绝对不允许大明在昊儿这一代就二世而亡!”
    张无忌见王月敏神色坚定,眼神中满是对儿子的期许与对未来的忧虑,不由收起了笑容,轻轻握住她的手,温柔地道:“敏敏,我明白你的苦心,也知晓你对大明的一片赤诚。
    但教育孩子,并非一味严苛便能成就。
    昊儿虽小,却已展现出聪慧与灵秀,他日必成大器,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然而,”
    他话锋一转,目光温柔地投向正偷瞄他们的张昊,小家伙见父亲望来,连忙正襟危坐,背书的声音也大了几分,仿佛是要证明给父亲看自己其实很认真,“孩童的天性不可压抑,我们应当引导而非强制。
    昊儿在玩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方能真正培养出治理国家的智慧与胸怀。”
    王月敏闻言,眉头微蹙,似乎在权衡张无忌的话。
    片刻后,她轻叹一声,语气缓和下来:“你说得也有道理,是我太过心急了。
    只是,这江山社稷,我实在放心不下。”
    张无忌轻拍王月敏的手背,安慰道:“敏敏,你我共同经历风雨,建立这大明,自然希望它能千秋万代。
    但记住,真正的强大,不是铁腕统治,而是人心的归附。
    昊儿若能以仁德治国,以智慧安邦,大明何愁不兴?”
    说着,他蹲下身子,与张昊平视,眼中闪烁着慈爱与期待:“昊儿,读书识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爱民。
    你母后严厉,是望你成才,而我则希望你能快乐成长,保持一颗善良勇敢的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