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的政府乃是人民之政府,人民居于首位,政府则紧随其后。
    同样地,在座的各位皆为人民之公仆,依然是人民为先,我们居后。
    如此排序,足以表明人民至高无上,无可替代。
    我们唯有敬畏民众、关爱民生,将人民时刻铭记于心,方可无愧于‘公仆’这一称谓。
    同时,我衷心期望在座的每位常委都能牢记这句至理名言: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王伟江语重心长地道。
    “既然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事,我举双手赞成,我可不想到时人都没了,还有人在这指着脊梁骂娘。
    像这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我们应该多做才是。”
    纪委书记沙维剑说。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此项工程确实是利在千秋的好事,我也举双手赞成。
    说实话,在县城现在仍采地下水为居民饮用水源的,在江淮市可能就我们沂水县一个了,人家早都改用地表水了。
    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以前的工作既落伍又被动。
    我希望在王书记的带领下,我们能奋起直追,各项工作都能走在前面。”
    政法委书记李德志说。
    “王书记,李县长,此项工程绝对是利于子孙后代的好工程,我也举双手支持,可是这3200万建设资金从哪里来,县里财政账上那1300多万都用上也不够呀。”
    刚升任常务副县长周正良清楚知道县里那点全部家底,诚实厚道的他忧虑道。
    “要想干事就不要怕事,3200万工程款,我和李县长知道县里不要说拿出千万了,就是拿几十万都难,难道因为难我们就不干了嘛,我们不可以让时光再白白流去,这3200万工程款我就没打算要县里出一分钱,只等常委会通过,我就去市里、省里要钱,只要能要到钱,他们叫我磕头我都心甘情愿,我可以负自己,但绝不可负沂水的百姓。”
    王伟江掷地有声道。
    其他常委一听王伟江说3200万不要县里出一分钱,由他去市里、省里要,那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的,都纷纷表示支持。
    “下面进行第二个议题,要想提升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唯一的捷径就是发展工业化,工业是振兴县之本。
    前几日我和王书记一起到县工业园转了转,目前我县工业园现状实在有点寒酸,破旧的厂房,凹凸不平的狭窄水泥路,这样的园区,我是企业家也不会在此投资建厂,环境差,硬件软件都差。
    ″
    俗话说得好:“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想要吸引到那些金光闪闪的凤凰,就一定要先把梧桐树给栽种好才行啊!
    基于这样的考虑和认识,我们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让工业园区朝着北方和西方各自延伸五公里!
    这可不仅仅只是简单地扩大面积,更是为了打造出一个顶尖级别的工业园区而迈出的关键一步!
    想象一下吧,未来的这个工业园区将会变得多么美好!
    这里商业区和住宅区到处都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宽敞整洁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各种各样的商店琳琅满目,提供着丰富多样的商品和服务;还有环境优美的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当然也少不了舒适便捷的宾馆酒店,让人们可以在这里安心休息……总之,你能想到的一切设施都会应有尽有!
    到那时,工人们在园区内就能轻松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完全不需要踏出园区半步。
    “扩展这么大,那些村民怎么办,他们以后住哪?土地被征用了他们生活来源靠什么?”
    宣传部部长沙丽疑问道。
    “这是一个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如若处理不好,会带来好多负面影响,这些问题王书记早就想好了,在园区住宅区单独划出一块地皮建安置小区,这次所有拆迁户都入此安置小区,他们除拿到一笔拆迁补偿款,还有土地征用款,然后等园区众多企业落户投产后,由园区管理部门出面和落户企业协调,优先把他们安排到各个工厂能胜任的工作岗位。”
    李建国解释说。
    “那这么多土地被征用,手续一下子全都能办下来嘛,到时我们可不能背个违法使用土地的责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