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啊,你这计策,嗯,怎么说呢?”
    “嘶!
    是不是,是不是有点儿,有点儿剑走偏锋了一些?”
    看完了李承乾的计策,李世民嘬着牙花子一脑门子的冷汗,他是想说毒来着,但觉得又不是很合适。
    李承乾眨眨大眼睛,双手摊开,“您就说好使不好使吧?”
    “总不能又好使,又不剑走偏锋吧?”
    “再说了,承乾这叫奇谋!
    不叫剑走偏锋!”
    没错,奇谋!
    身为后世人,懂得都懂。
    在针对异族,乃至针对倭寇这点儿上,你就算让三国的程昱贾诩来了,他们也得认认真真地喊上一声‘前辈’!
    “你这,名声不好,这样,爹弄的!
    咋样?”
    “成啊,我一个八岁的孩子知道啥?”
    李承乾装模作样的笑道,你别说看起来还真像个孩子。
    李世民不是想抢他李承乾的功劳,根本没什么必要,他是大唐的天子,还需要鸡毛功劳啊!
    无非是一颗关爱自家孩子的心罢了。
    “好小子,走,去找你母后吃饭!”
    “饿了,今晚多吃点!”
    “行,敞开了吃,哈哈!
    “
    两人身侧的太监熟视无睹这一幕,怎么说呢?天家就是天家,此等父子情并不是很适合彰显出来的,但李世民和李承乾是个例外。
    当然,有人看不惯可以提出来意见嘛,呵呵。
    至于他儿子李承乾写的,啧。
    第一计,殖民。
    第一,经济殖民先行,设立边市垄断盐铁贸易:于云中(今大同)、朔方(今靖边)设立榷场,以高价盐铁换取突厥战马与牲畜。
    李承乾参照了唐玄宗时期河西马政经验,将马匹繁殖技术控制在唐军手中。
    推广粟米种植:派遣农官携耐寒粟种深入漠南,以“互助“名义扶持亲唐部落转型半农半牧。
    效仿汉代屯田制,逐步改变游牧经济基础。
    突厥还得谢谢大唐嘞!
    第二,宗教文化渗透,李承乾对于佛门没什么好感,干脆将他们扔出去突厥进行韭菜种植以及割取活动,待到佛门割完了突厥,他再举起镰刀给佛门割了。
    扶持佛教传法团:参照了玄奘取经后的宗教政策,资助汉传佛教高僧建立草原寺庙。
    重点培养突厥贵族子弟为僧侣,如唐太宗“赐突厥子弟入国学“之策。
    文字改造工程:以汉字注音体系改良突厥文字,仿效元代八思巴文模式,建立依附于汉文化的书写系统。
    这文字改造,便是从突厥的根子上下手,见效慢,但刻在骨子里。
    等到突厥人忘记了突厥文,呵呵,谁还分得清大唐还是突厥呢?
    第三,分封羁縻体系,推行“可汗彩票“制度,将突厥领地划分为二十四个都督府,承诺每年由长安册封新可汗。
    参照明成祖对蒙古的“多封众建“策略,使各部陷入持续性继承权争夺。
    设立质子卫队,强制要求酋长子弟入长安为“宿卫“,实际作为人质。
    仿效汉武帝设“属国骑“做法,将其编入唐军参与西域战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