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雅琴点头赞同,补充道:"
    医疗方面也可以合作。
    星宁技术开的远程诊疗系统,能不能在社区医院推广?"
    兄妹俩的讨论越深入,从智慧交通到养老服务,从垃圾分类到生态治理。
    沈浩然现,尽管身处商界和政界,但他们对杭城展的愿景惊人地一致。
    他想起重生以来的种种经历,突然意识到,家族的命运早已与这座城市紧紧相连。
    夜深了,宾客陆续散去。
    沈浩然和堂哥堂姐坐在庭院的石桌边,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镀上一层银辉。
    沈建明点燃一支烟,望着远处星宁集团的大楼:"
    浩然,你知道吗?市里的干部现在都在研究星宁模式。
    你的商业布局、企业管理,甚至公益理念,都给了我们很多启。
    "
    沈雅琴轻轻摇晃着手中的茶杯:"
    尤其是你坚持的商业向善,和政府推动民生展的目标不谋而合。
    "
    她看向沈浩然,目光中带着期许,"
    接下来杭城要打造数字经济之城,星宁集团能不能牵头,联合高校和企业,成立一个创新联盟?"
    沈浩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望向星空。
    1999年的杭城,正站在新千年的门槛前,机遇与挑战并存。
    他想起白天在市府大楼看到的城市规划蓝图,地铁线路、科创园区、生态走廊每一笔都勾勒着杭城的未来。
    "
    好!
    "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星宁集团愿意做这个牵头人。
    但有个条件——"
    他笑着看向堂哥堂姐,"
    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我们一起把杭城打造成中国的创新之都。
    "
    三人的手在月光下紧紧握在一起,这一刻,商界、政界、家族的力量悄然汇聚。
    沈浩然知道,堂哥堂姐的升职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沈家新的使命。
    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不同的方式,在各自的领域光热,共同书写属于杭城的辉煌篇章。
    远处,钱塘江的潮水声隐约传来,正如这座城市蓬勃展的脚步,永不停息。
    沈浩然望向灯火通明的杭城夜景,心中充满期待。
    1999年的杭城,正在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他和他的家族,注定是这场变革的见证者,更是推动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