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o4年3月2o日,杭城的天空澄澈如洗,钱塘江畔的气象塔显示屏上,"
    9879亿"
    的红色数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省统计局的新闻布会现场,闪光灯此起彼伏,当局长正式宣布杭城经济总量突破9879亿,跃升为二线达城市时,全场爆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一刻,沈浩然坐在贵宾席上,望着大屏幕上跳动的经济数据,耳边仿佛又响起十年前星宁集团第一栋写字楼破土动工的轰鸣。
    "
    沈总,这个数字有您一半的功劳!
    "
    邻座的杭城市长激动地握住他的手。
    沈浩然谦逊地笑了笑,目光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企业家代表——其中半数都与星宁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科技园区的入驻企业到地产项目的合作伙伴,星宁早已成为杭城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
    当天下午,市委大院里同样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沈雅琴身着藏青色西装,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市委书记办公室。
    办公桌上,鲜红的任命文件与杭城的城市规划图并排摆放,窗外,星宁集团开的智慧楼宇群正沐浴在春日暖阳中。
    "
    雅琴书记,接下来杭城的展,还得仰仗您和星宁集团的通力合作。
    "
    常务副市长将最新的经济报告递过来,"
    特别是数字经济、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星宁在这些领域的布局,恰好能与政府规划形成合力。
    "
    沈雅琴翻开报告,目光停留在"
    未来五年打造国际创新中心"
    的规划上。
    她想起昨夜堂弟沈浩然在电话里说的话:"
    堂姐,杭城的下一个十年,需要政企联手画出新蓝图。
    "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边缘,她心中已有了决断:"
    通知改委,明天召开专项会议,重点讨论如何依托星宁科技园区,建设数字杭城生态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