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是个大丰收,辽东百姓刚把粮食收上来。
    结果蒙元人一到,他们粮食卖不出去,只能放在家里头,带上细软干粮碎银子,卷铺盖难逃。
    虽然听说这一次蒙元大元帅代亲王纯远用兵还算仁义,轻易不屠杀汉人。
    但蒙元人以前屠城灭村,比比皆是。
    百姓们就像是惊弓之鸟一样,逃难潮就这样形成了。
    现在逃跑家里头的粮食可惜,但不逃跑的话,连命都可能没了,两害取其轻啊。
    刘全也跟着叹了一口气,心中沉甸甸的,很是感同身受。
    如果不是吴百户带着他们,镇守这北山堡。
    他们也会像这些流民一样,一窝蜂的跟着当官的跑了。
    辽东汉人,苦啊。
    辽东土地贫瘠,种田的都不容易。
    还得受到朝廷、将门盘剥,又得受到蒙元外族袭扰。
    刘全的心中,很感激吴年。
    很快他摇了摇头,抛下了心中杂念。
    对这群流民说道:“诸位,诸位乡亲。
    现在道上消息乱飞,有说蒙元人二十个万户南下的,也有说蒙元人十个万户南下的。”
    “有说镇守海天城的卫长青将军城破自杀的。
    也有人说卫长青将军,还在拼死抵抗的。”
    “真假的消息乱飞。
    现在逃难的人群太多了,富人都选择渡海。
    穷苦百姓都选择走山海关。
    路上人挤人,粮食贵的飞起。
    现在逃命不是路上饿死,就是被蒙元人追上杀死。”
    “我们北山堡吴百户。
    立志抵抗蒙元人,不仅本人骁勇善战,行事极有章法。
    北山堡内井井有条,粮食也足。
    诸位可以去我们北山堡暂时歇息,观望局势。
    别的不说米粥管够。”
    大难临头,人各有志。
    虽然吴年名声很响,但官不过是个小旗。
    现在不知道怎么的成了百户,管着北山堡。
    但就算是北山堡百户,有用吗?
    多少指挥使、千户都败亡了,何况小小百户?
    流民分成两派,一派人喝了水谢过之后,就继续向南逃难。
    但也有部分流民,选择留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