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精度少部分靠的是机床,大部分则是依靠此前提及过的堆量法。
    也就是100个里头能有一个合格就行了,不需要考虑成本。
    换而言之。
    这是一个投入成本极高的制作方式,更别说海军的性质也非常特殊。
    普通企业就算有那财力,也很难有面子能说动海军方面帮忙。
    哪怕是林振华这般的工业大佬,想必也花了不少的人情和代价。
    想到这里。
    徐云不由沉沉的叹了口气。
    能达到林振华所给表格上数据的环化模具,实际成本最少都在三百万以上,甚至不排除更高的可能性。
    因为这不是一套生产设备,而是可以复刻量产的模具。
    这种模具不但需要高精度的生产设备协助,同时还要调动八万吨级别的水压机锻造。
    八万吨水压机是啥概念呢?
    举个例子。
    空客a380的很多零部件都是由大毛的水压机制造的,那台的规格是75万吨。
    国内的八万吨水压机则多用于7500核电用管板生产、战斗机发动机框的锻造等等。
    一次成型,不需二锻。
    这是真正的国之重器,国内有且仅有一台。
    打造环化模具这种没有预模的精细设备,启动一次的价格都在一百万以上。
    (八万吨水压机的价格是一吨十块钱)
    这种情况下打造出来的模具,是可以直接用来进行复刻量产的。
    也就是你拿着铁水顺着纹路浇灌,冷却后就能直接得到需要的环化生产线,成本自然不低。
    当然了。
    以上这句话只是个例子,方便理解而已。
    这种磨具实操起来肯定不是浇水冷却那么简单,还要加上其他一些复杂的工艺。
    但无论如何。
    这类模具的使用寿命也会在数百次以上。
    也就是说
    用最最最悲观的保守心理估计。
    在‘一个螂灭’的生产线扩增到一百条之前,徐云等人都不需要再担心生产线的问题了。
    可这份人情又该怎么还呢?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价钱问题了,涉及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复杂环节。
    更别说林振华很明显连钱都不打算和自己收
    前有侯星远,后有林振华。
    自己何德何能啊
    看着面色复杂的徐云,林振华似乎看出了他的纠结。
    于是主动走上前,拍了拍徐云的肩膀,笑道:
    “小徐,我大致能猜到你在想什么,但其实吧,你真不用想太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