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镜就碎了。
    从那以后。
    剑桥大学的图书馆对他来说依旧值得尊重,但那股朝圣般的心理却不复存在了。
    后来徐云又谈了个女朋友,也是一位交换生,徐云的一手厨艺就是那时候练的。
    她也很喜欢泡图书馆,最爱做的是寻找那些年代久远的书。
    当时她曾经很文青的告诉徐云:
    这里的书比其他图书馆的书更重,颜色更为深沉,是因为写书人的灵魂和读书人的灵魂便寄居于此。
    所以两百页的一本薄书在手中掂量,竟然有不可承受之重。
    然后徐云很认真的告诉她:
    一册书从书架上抽出来,手指经常接触就黑了,浮尘日久天长浸蚀到书皮的纹理之中。
    所以再怎么擦拭也褪不去那层暗淡,并不是灵魂的颜色。
    同时灰尘一多,重量自然也就更重了,不信你可以抖抖看——哦对了,也许还有霉菌啥的。
    后来女朋友没几个月就和徐云分手了,六一儿童节徐云还看到了她给女儿庆祝节日的朋友圈。
    咳咳
    当然了。
    大多数情况下,剑桥大学图书馆的氛围还是很严肃的。
    视线在回归现实。
    1850年虽然在时间上要比后世早上不少,不过六百年的校史和四百多年的馆史,依旧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底蕴。
    此时的小麦像是一位虔诚的信徒,认真的从每座雕像前走过,同时不停的念着这些人名:
    “亨利卡文迪许知名科学家彼得学院”
    “爱德华柯克爵士知名法学家三一学院”
    “托马斯克兰默大主教知名神学家耶稣学院”
    “奥利弗克伦威尔知名军事家政治家西德尼苏塞克斯学院”
    “约翰哈佛哈佛大学的创始人伊曼纽尔学院”
    最后,小麦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位目光锐利的年轻人身上:
    “艾萨克牛顿,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三一学院。”
    蓦然。
    小麦忽然想到了什么,转过头,对徐云道:
    “罗峰先生,你说汤姆逊先生和艾维琳学姐他们两人,今后有没有可能被列在这儿?”
    徐云很果断的点点头,艾维琳他不了解,但原本时间线中的汤姆逊确实位列其中:
    “是的,他们都是很优秀的学员,我认为可能性很大。”
    随后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麦克斯韦,其实我觉得你也能成为他们的一员呢。”
    “我啊?”
    小麦诧异的用食指指了指自己,下意识的就想否认。
    不过嘴角嗫嚅几下,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发,低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