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再问起两府的境况,手上都有哪些铺面,田庄收成如何,贾琏却明显有些言语不详,只说收支平衡还说得过去,往深里问,就推说都是家里太太在管,他个大男人并不理会这些琐碎。
    宁荣两府上千号人,单凭几个闲差的干俸和田产收益,怎么可能收支平衡,几代的家底摆在那里,一时或许还没什么问题,但就看贾琏这样的排场,坐吃山空怕也熬不住几年,早晚要败落。
    又过了几日,京城来人送信,说是宁国府小蓉大奶奶身上不好,叫贾琏帮忙寻几个名医。
    贾琏闻讯第二日便来向林如海辞行,林如海也没多留。
    虽然觉得隔府女眷染病还要满世界的寻医问药多少有些张狂,但贾琏能借此走了也好,他总不能留贾琏在府上看着他寻法子弄死自己。
    照林如海最初的打算,他死后黛玉身边必然有荣国府的人陪着。
    林家旁支本就单薄,再有荣国府的人帮衬着,家产定然分文不少的给黛玉带走。
    至于黛可,一个庶女,嫁妆肯定也是有一份的,他死前再给黛可定门亲事,林家在扬州的宅子也留给黛可,过了三年孝期黛可就嫁出去,他也算对得起这个女儿。
    但贾家的财政出了问题,林如海却是不敢将家产托付给这样的岳家了。
    他在扬州这十年,早就攒下了数百万的家财。
    都不说大头,就是平时节礼盐商的孝敬,那都不是小数,随便就上万两银子。
    开始林如海还置办些产业,后来看透了,不但收起孝敬不手软,名下的铺子也能卖就卖,田产更是除了最初的几百亩祭田,其余一亩都没留,全都折成了现银。
    这些钱原本都是要留给黛玉的。
    如今林如海却怕黛玉守不住这万贯家财。
    黛玉回来几个月,林如海也曾试着让黛玉学习管家理事。
    毕竟一个庶女都能做的事,黛玉身为他的嫡女,聪慧过人,又怎么会做不到。
    可林如海毕竟是男人,心中对内宅琐碎还是有些抵触,只说让黛玉学,却教不了黛玉什么。
    而黛玉在荣国府一直是娇养着,根本没接触过这些东西。
    叫她吟诗作对绝对是手到擒来,管家理事,人情往来却有些力不从心。
    黛玉本身心思就重,底下的管家媳妇稍微推脱点,她就要多心。
    想得多了,整夜整夜的睡不着,没几日就一场大病。
    这一病可吓坏了林如海。
    几个月下来,他这女儿的本事他也摸了个大概,管家是不行的了,就是将来的大事怕是也不能对她说,否则光是忧心,就能活活要了黛玉的命。
    没有办法,林如海不得不将目光放到了黛可身上。
    对这个庶女,林如海说不上是什么心情。
    前六年印象中都没这么个孩子,后来黛玉不在身边,对黛可也多是寄托了思女之心。
    黛玉回来,他问黛可要管家权,黛可二话不说就给了,连身边帮衬的丫鬟婆子也全都给了黛玉,自己规规矩矩的待在院子里,除了每日晨昏定省,几乎足不出户。
    太懂事了。
    懂事得林如海有些惋惜为什么黛可不是贾氏所出。
    若是嫡出,他也不用犹豫,黛玉不成,一切交给黛可就是,姐妹俩一同投奔外祖,还能互相扶持。
    偏偏黛可是庶出,跟荣国府什么关系都没有,要不然他当初也不会打算将黛可留在扬州。
    只是为了黛玉,不行也得行了。
    若是想保住家产,只能指望黛可,黛玉可以蒙在鼓里,他却必须跟黛可交代明白,让黛可跟着黛玉上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