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绣衣使者 (第2页)
他看出这伙人似乎有点不寻常的目的,而自爆虽然有点冒险,但是值得。
毕竟在原本的时间线上,最后献帝也是靠着这支白波军,才苟延残喘地东归到了曹操的地盘。
“公明此来,想必是准备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刘川笑道,他和荀攸对视一眼,两人想到一处去了。
而荀攸更是宛如一个参谋机器,脑子里顿时出现了各种方案。
“郭直指之意?必然是愿意助天子亲政的了?”
“晃之使命,便是在长安查探消息,若有机相助天子,不管是郭直指,亦或是杨将军与晃,自当肝脑涂地效命!
!”
徐晃的话,没有任何迟疑,在荀攸看来,应该不是假话。
“你们全部人马?有多少?”
“郭直指麾下还有八万余人,其中丁壮三万,战兵近万。
掫城这边有人马万余,皆是丁壮,战兵也有三千,还有一千骑兵……”
喔,这个数字还是相当可观的。
荀攸在脑子里盘算了起来,这样加上长安城内的士兵,也有六千人了。
而且掫城除了战兵的丁壮是可以用来守城的,这样等于手里凭空多了三千步兵,一千骑兵。
“很好,你能和郭直指联系上吗?”
“有专人传信,但路途不近,传信路上一个来回,少也需要五六天的时间。”
听徐晃的话,刘川摇摇头。
“太慢了,我们要救天子,时机要抓得很紧才行。”
旋即,刘川忽然又问。
“若是近臣,应当是能认出绣衣使者的吧?”
……“阿嚏!”
太史慈打了一个喷嚏,邺城不比东临市,有煤炉取暖,这里可以说是滴水成冰。
原本还以为任务已经完成,结果在邺城休整了几天,先知新的任务又发了下来。
——去濮阳、顿丘一带,寻找一股叫白波军的黄巾势力。
太史慈有些头大,这大冬天的到处北风嗖嗖,濮阳顿丘一带这么大,怎么找这白波军。
只是先知还特别交代,这次的行动十分重要,关系到长安成败的关键。
“子义将军无需担忧,先知既令彧随将军前往,彧有一计,或可有事半功倍之效……”
荀彧的办法很简单,便是让此去的军士伪装成运粮的商队,那白波军既然目前还是草寇之身,那必然不会放弃这样一只肥羊。
“人数五百人足以,太多会吓退贼寇,少了则会招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可多带盾牌和名为手雷之物,此物在手,足以抵十倍于我军的贼寇。”
太史慈点点头,如果带上手雷,他心中的底气也足一些了,既然是伪装成粮队,那索性还带上几门子母炮,用布盖住混在辎重之中,那就是任谁来也不担心了。
太史慈正在思忖间,忽然身后有一个女子的声音传来。
“将军,妾身见大军整装待发,可是要去寻先帝……先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